今年夏天,吉林长春依托伊通河沿岸的自然生态与城市景观,打造了肆季南河岸线公园,在繁华的都市中营造出了一片宛如海滨的度假胜地。公园凭借两大网红打卡点——粉红沙滩和沿河水幕光影秀,以及丰富的活动,成为当地文旅新地标。
在肆季南河岸线公园内,占地2万平方米的粉红沙滩,与河面上倒映的金色光芒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如梦似幻的画面,让人们在城市中也能感受到海滨的浪漫与惬意。园区内的科技廊桥、糖果儿童乐园,网红运动综合体等场地,也为游客提供多元的游玩选择。
游客于春艳说:“我们是从外地开车过来的,赶上周末,看到网上说这个地方特别火,就带着孩子过来。孩子们可以近距离地和水接触,感受水上的乐趣,也可以玩玩沙子,我们也可以找回童年的感觉。附近还能吃到一些美食,感觉挺不错的。”
长春市民潘艳雄说:“过去,伊通河建设确实有些不太完善。近几年把骑行道、人行道都分开了,非常适合市民健身锻炼、休闲。”
治水行动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态轴”和“景观带”
肆季南河岸线公园紧邻长春市的母亲河——伊通河而建。伊通河长春市城区段全长48.82公里,主河道流域总面积超600平方公里,由南向北贯穿长春市区。然而过去,因城市的快速发展与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伊通河水质恶化、生态失衡,沿岸遍布多处荒草水塘。2016年,长春市全面开展伊通河综合治理攻坚战,通过系统解决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问题,修复了110公里生态缓冲带,新建湿地106公顷,新增绿地1350公顷,把伊通河建设成为绿色宜居的“生态轴”和“景观带”。
吉林省长春市伊通河管理委员会二级主任科员聂天璞介绍说:“系统工程结束后,配套设施也持续在更新。为构筑伊通河百里生态绿廊,并与城市慢行廊道有机衔接,满足游客及市民游赏漫步、健身慢跑、观光骑行等功能需求,形成连贯安全的滨河绿道系统。
2024年,伊通河又开展了中段滨水绿道提升项目,通过道路翻建、铺设塑胶跑道、打造口袋公园、新建三座景观桥等方式构建起连续、完整的廊道网络。”
以生态为基础在地文化为灵魂打造滨水城市会客厅
升级的便民服务设施和绿道系统,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来到河畔享受滨水生活,客流量也带来了商机和发展。为把“流量”变“留量”,岸线公园围绕河岸经济、首店经济和夜经济,创新打造全域、全时、全员的运营模式。
吉林长春肆季南河岸线公园运营负责人王显军介绍说:“我们无论在室内和室外、室内的垂直空间和平面空间,都形成一种无界感,打造全域统一运营的思路。结合东北四季分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样一个特点,我们把四季特色通过运营手法表现出来。以及把综合性夜生活的空白打造出来。无论我们进园的营业员,还是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现场NPC(非玩家角色),让游客在其中既是游客又是演员。”
吉林长春肆季南河岸线公园商户任宇说:“我们这个沙滩有赛车、躺椅、拳击文化各种不同风格的组合,给大家展示不同风格的互动。你能感受各种业态、活动给大家带来的新鲜感。”
如今,肆季南河岸线公园与伊通河两岸的南溪里、工业轨迹公园等区域业态经济形成联动效应,带动周边餐饮、零售、娱乐等产业发展。
吉林长春肆季南河岸线公园商业运营负责人董喜财介绍称:“我们的重点是以生态为基础、以在地文化为灵魂,结合地理位置和优势,打造滨水城市会客厅,核心是打造慢享生活的新地标,最终形成长春市老百姓休闲生活、品质生活的载体。”
来源:央广网
初审:李皓
复审:张微微
终审:李锐 刘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