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长春
多层次多样化满足养老需求
2024-02-26 11:05:40 来源:

在养老照料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在陪伴老人们聊天。

相关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助浴。

老人们正在上音乐课,老年大学丰富的课程让老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养老服务是当下百姓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涉及千家万户福祉的民生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作为北方代表城市,在养老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我市有哪些考量、哪些举措?长春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建设北方养老名城!

为把长春打造成覆盖更有广度、服务更有温度、保障更有力度的北方养老名城,市委市政府坚持对标高位、科学统筹,着眼广大老年人群体实际需求,相继制订实施一系列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促进养老服务发展政策措施。

近日,记者走进我市多家养老机构,进一步探究我市在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新突破。

方案A 医养结合,养老、医疗一站式发展

在博远·祥祉圆养老养生产业园,任意一间老人房间里,一键呼叫装置、智能体征检测睡袋、安全防护手环、感应夜灯、圆角设计的家具、伸手可及的安全扶手、防滑地板等专业适老化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博远·祥祉圆养老养生产业园通过企业研发的华夏长寿云健康管理平台,让这里的养老模式智慧化,最大限度保护老人生活安全。

“老人要是不舒服了,只要按下呼叫按钮,系统就会自动呼叫客服中心和老人家属的电话,实现实时通话。”护理人员刘学操作着手中的智能手环,轻触呼叫按钮,客服中心的健康管理平台上就显示出手环所属老人的姓名、房间以及各项实时身体数据。如果想了解老人的健康数据,老人家属、医生可以通过同步上传至云端的数据库随时查看;老人出行、外出停留地点,也都可以定位,防止老人走失。

“在这里吃药每天都有人提醒。”88岁的王大爷说。他在博远·祥祉圆已经生活了6年多,年龄大了,记性也不好,为了督促他每天按时吃药,护士把他每天要服用的药物药名、用药时间和剂量预先录入系统,每天只要到时间,他手上的智能手环就会发出语音,提醒他按时服药。

除了智能手环,王大爷的床上还铺着智能体征检测睡袋,通过它能实时监控老人是否在床休息、呼吸情况和睡眠质量等。同时,每天老人的相关数据会自动上传至数据库,医护人员可以根据相关数据分析老人身体状况,为老人调整相关辅助提供参考依据,增加老人舒适度、幸福感。

临近午饭时间,博远·祥祉圆养老养生产业园内可供百人同时就餐的餐厅热闹起来。餐厅采用自助餐形式,按照营养配餐要求,每餐保证六菜一汤,主食更是米饭、面食一应俱全。同时,配餐还分为低脂、低糖、低盐和正常餐饮四种营养膳食。“餐厅的一日三餐有各种菜品,营养、干净、种类丰富还可口。餐厅每天还为我们准备营养间餐。身体不好的,工作人员还会送到老人房间。”王大爷一边挑选可口的饭菜一边说。

“在这里头疼脑热都不用担心,医生护士马上就来给我们看。”在南关区仁大医养中心,76岁的王奶奶对记者讲述了自己在这里的生活。

说话间,医养中心的医疗院长张晓宏就带着值班医生和护士们来查房。“大娘最近感觉咋样啊?”在对王奶奶问诊后,护士又为她量了血压。“心率稳、呼吸声也很好,血压也很正常!”检查结束后,张晓宏为王奶奶竖起大拇指。这样看似简单的查房,张晓宏带领着医护团队每天都在进行,350张床位,值班医生和护士都会照顾到。养老中心开在医院里的医养结合模式也让养老变得更精细,让“银发族”住得安心有依靠。

“老了,更幸福!”90岁高龄的韩奶奶告诉记者,她老伴儿前几年脑出血,虽然经过抢救后保住了生命,但留下了后遗症,每天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最初,子女们每天都带着老人在医院和家之间奔波,韩奶奶每天照顾老伴儿生活起居也不轻松。后来经熟人介绍,韩奶奶带着老伴儿来到了南关区仁大医养中心,这下她终于轻松了,不仅老伴儿在医护人员的照顾下,病情很稳定、康复效果也很好,韩奶奶也有时间练练书法、唱唱歌。在这里居住的近5年时间里,这种又医又养的生活,不仅让二位老人很是舒心,老人的子女也很是放心。

“老人入住我们医养中心,第一步就是进行全面健康体检,通过核磁、CT、DR、生化指标检验,掌握老人的身体状况,由专家会诊后制订医疗处方、运动处方和饮食处方,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照护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医养中心的养老护理院长梁立红告诉记者。这里的医护人员会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实施运动康复、中医调理康复、医疗康复,让老人们在医养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医院的优质医疗、护理资源,小病不出楼、大病及时转,实现“有病治病、没病颐养”。

方案B 多彩生活,交友、颐养一体化进行

“在这儿住4年了,这里就是我的家!”南关区仁大医养中心4楼活动交流区,86岁的李奶奶对记者说,医养中心不仅有24小时陪护,工作人员也像亲人一样。

在医养中心,她不仅吃住都好,更让她结交了很多同龄人,大家聚在一起唱歌、做手指操。“每天都很快乐,生活有滋有味。”李奶奶说,每天午睡过后,她就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和老伙伴们在活动娱乐中心唱歌,开怀的笑声不断传出。旁边的活动室里,下棋、打乒乓球、剪纸、练书法等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也都在进行。老人们聚在一起,生活丰富多彩、广交朋友还不孤单。

“为老年人打造的俱乐部酒吧可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博远·祥祉圆养老养生产业园专门为老年人打造了全国首家俱乐部酒吧,王阿姨特别骄傲地告诉记者,几天前,她刚刚跟老姐妹们在那里过完68岁生日,以往过生日的时候,都是孩子们来陪她吃饭,这次,她想改变一下方式,在跟工作人员商量后,她就在酒吧里办了“生日派对”,约上几个老姐妹,一起听着音乐享受美食喝着“美酒”。

“我们这里的酒可特殊了!”王阿姨笑着说,酒吧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情况,这里的酒都是用糖分含量低的饮料代替。如今,酒吧越来越受老人欢迎,通过开展“老上海主题”重温青春记忆酒会等不同的主题,近500平方米的超大舞池内,老人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跳交际舞、民族舞等寻找逝去的青春。

轻歌曼舞,挥毫泼墨……走进国色天莲·康养度假小镇的天莲老年大学,目光所及之处充满生机,书法班、声乐班、舞蹈班,每个教室都坐得满满当当。

65岁的舞蹈班学员李阿姨刚下课,看到记者热情地说:“我退休之后没什么烦心事儿,追求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老年大学上课学到了知识,愉悦了身心,更圆了年轻时的舞蹈梦,感觉自己越来越年轻!”说话间,李阿姨嘴角洋溢着幸福。她坦言,只要时间允许,她还打算再报几门不同类别的课程,她不仅要提高学习技能、增强自信心,更是要让夕阳红成为她人生中最美的风景。

同样,在社区里嵌入的“幸福驿站”也让老人们感受无微不至的关心。居住在净月高新区的刘阿姨走出家门,沿着熟悉的街道慢悠悠地走了10分钟,就来到亲亲之家长者照护中心。走进中心,温馨舒适的环境让人倍感亲切。一楼是日间照料服务区,书画阅读区、棋牌室、多媒体娱乐室、营养餐厅、康复室、午休室等一应俱全;二楼是长期照护服务区,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处处可见适老化设施和智能化设备。老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下象棋,或练书法,或看电影,各得其乐。

“离家很近,一有空我就过来,下下棋、打打牌、锻炼锻炼身体,别提多开心了”“这里不仅提供一日三餐,还根据我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提起亲亲之家长者照护中心,老人都赞不绝口。亲亲之家是全市首家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服务功能于一体,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长期照护、居家照护支援等服务。

“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社区”是大部分老年人的美好愿望,身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的净月颐康养老服务中心就为社区内和周边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娱活动、社区食堂等综合性养老服务。88岁的李德兰阿姨,退休前,曾在吉林大学任教,入住颐康医养一年多以来,积极参与老年大学的各项活动和课程,有的时候还成为老师的“助教”,帮助大家练习舞蹈,每次活动中,手语舞、折扇舞都能看到李阿姨的身影。

同样热爱生活的还有居住在博远·祥祉圆养老养生产业园的赵奶奶,如今已经76岁的她,虽然已经满头银发,但依然精气神十足,整个人散发着优雅。活动室内,她正在打台球:摆球,开球,一气呵成、动作娴熟。7年前她来到这里生活,从第一天接触台球,赵奶奶就觉得很有意思,一直喜欢到现在,状态好,一桌球几分钟全部进袋。现场给记者展示时,赵奶奶就连续进了6个球,旁边的人也连连称赞说:“差点一杆收了,难得难得”。平日里,赵奶奶也是这里的“热心教练”,遇到喜欢打台球的老伙伴,她都会耐心地指导,带领大家一起寻找快乐。

方案C “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丰富养老服务供给

晚年生活中,得不到帮助和遭受病痛之苦是人们普遍担心的问题,腿脚不灵、生活不便以及空巢独居的情况让不少人忧心忡忡,钱不够用、缺少生活乐趣、需要照顾伴侣生活、子女无法照顾自己等问题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市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口达189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0.85%。目前,全市养老服务配建面积超70万平方米,建有各类养老机构502家,养老床位总量达到4.9万张,长期照护保障定点机构124家,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900余个。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我市从老年人“身边、床边、周边”入手,不断丰富完善养老服务供给。

在生活照料方面,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特困供养老人、失独家庭老人、城市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老人、重点优抚对象老人,80周岁以上高龄空巢老人等10类困难老年人,按照每人每月200元标准,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行等11类30余项,老人或其监护人通过手机在线下单,就能购买到想要的服务项目,切实把生活照料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

在居家照护方面,开展家庭养老床位照护服务项目。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联合制订出台《长春市家庭养老床位照护服务实施办法(试行)》,为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失能和中度失能老年人,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和信息化改造,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并遴选了具备服务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上门照护服务,包含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两大类共21项服务内容,更好地满足了老年人“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的意愿,真正把专业照护服务送到老年人“床边”。

在服务保障方面,开展市级福彩公益金支持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项目。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的原则,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支持城区、开发区建设一批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嵌入式小微型养老服务机构、敬老餐厅,开展“养老安全”智慧安防项目和普惠型家庭养老床位项目建设,逐步充实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供给。

预计到2025年,我市养老服务设施全面覆盖“15分钟养老服务圈”将初步形成。

来源:长春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