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24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发展大会上了解到,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3万亿元,对GDP贡献率达到4.4%。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 谢少锋:在产业规模上,去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达到了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较“十四五”初期增长了44.2%。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软件版权登记超过280万件,同比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12585亿元。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2376亿元,同比增长8.8%。
人工智能
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降低技术门槛
专家指出,软件产业的壮大为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深刻改变了软件产业。
人工智能正在与软件行业深度融合,推动软件业智能化升级。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显著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降低行业技术门槛。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陈宝国:智能综合体将会对平台数据、算力、案例、工具等等进行整合之后,给人们输出一个确实需要的方案,而不需要自己去寻找,自己再加工。
陈宝国表示,预计未来五年,人工智能每年将给软件市场带来20%以上的增长。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软件业智能化升级,为软件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 谢少锋:要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产品的应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的全过程,提升软件的智能化水平。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初审:林雨晴
复审:赵铁楠
终审:李锐 刘晓玲